学院首页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读书分享会|“探寻:平台时代的共生之道”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2-11-07

11月5日下午,“探寻:平台时代的共生之道”读书分享会在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楼萃文空间(114室)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由信息资源管理系李桂华老师主持,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16位本硕博同学共同参与,其中闵芝菲、任禹崑、文婧雅、张晨、于泽源五位同学依次对所读著作中的精彩观点及思考感悟进行了分享。

本次读书会围绕互联网平台时代人类与信息技术和谐共生的主题展开,旨在通过不同著作的内容观点和同学们心得体会的分享交流,加深同学们对平台时代信息行为规律的理解,引发关于互联网平台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 闵芝菲 《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

荷兰学者何塞·范·迪克的《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以下简称《连接》),是首部关于社交媒体批判史的专著,展示了作者对社交媒体、社会关系和盈利机制三者之间微妙关系的独到发现与见解。《连接》选取五个最常见的网络平台Facebook、Twitter、Flickr、YouTube和Wikipedia作为分析对象,在梳理平台的发展历程和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论证其背后隐含的技术文化元素,从所有权、治理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研究了形成社交媒体的社会经济结构。

闵芝菲同学跟随作者的思路分析了国内微博的发展历程,发现微博从学习Twitter到立足我国实际开发出许多特色功能,并与Twitter迈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另外,她指出了微博商业化气息过重,监管力度不到位等问题。闵芝菲同学通过对国内外几个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对比分析,引导大家对不同平台间相互影响关系及其对用户的影响作用产生了思考。

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 任禹崑 《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

美国学者杰奥夫雷 G. 帕克等编写的《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从网络效应、平台的体系结构、盈利模式、平台治理等10个视角,为读者提供了平台模式最权威的指导。

任禹崑同学介绍了平台设计的根本原因——核心交互,并对国内四个主流互联网平台价值单元的体现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她提出了三个问题供大家思考交流:价值单元对用户形成吸引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用户从使用平台到对平台形成依赖,是源于对平台文化的认同吗?平台提供的内容与平台自身文化之间是否存在某些联系?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 文婧雅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由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所著的《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的研究中,用实验的方法彻底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观,告诉我们非理性是人类的本能,是主宰人类行为和决策的隐形力量;而人类的非理性行为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

在互联网空间和实际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不少匪夷所思的事情,文婧雅同学结合自身经历,为我们解释了价格锚定、自我控制的底线设置、所有权依赖症等理论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并给大家分享了她对于认识和应对这些情况的心得体会,引起了在场同学的广泛共鸣。

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 张晨 《炒作机器:社交时代的群体盲区》

《炒作机器:社交时代的群体盲区》是由美国数据科学家锡南·阿拉尔所著,他深入分析了社交媒体作为炒作机器的运作机制,列举了利用虚假新闻进行信息操纵的典型案例,系统介绍了炒作机器对人们思想、观点和行为的重塑,以及对社会、商业甚至人类健康与进化的影响。

张晨同学详细介绍了炒作机器的三层结构,让我们了解到机器分析、模拟人类的强大力量及其背后的算法技术,同时他也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在炒作机器运行和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使在场同学进一步对人类与技术的关系进行反思。分享的最后,张晨同学提出三个疑问:机器对人类进行的操纵是人类使用社交媒体必须承受的结果吗?人类可以通过哪些举措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与机器和谐共生?作者作为数据科学家兼企业家、投资人,其在文中的观点是否存在主观的导向性?

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 于泽源 《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

美国互联网观察家伊莱·帕里泽在2011年3月的一次TED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过滤泡”的概念,随后出版了《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一书。“过滤泡”指的是一种“智能隔离状态”,指受到技术媒介的影响,用户与不同的意见信息分离,被隔离在自己的文化或思想泡沫中。“过滤泡”这一概念指出互联网巨头能够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对信息流动进行重组和垄断,它警醒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要切实关注自身的隐私保护,对搜索引擎和各类网络应用保持清醒的态度。

于泽源同学介绍了“过滤泡”对人们心理和社会事务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算法机制,阐述了“过滤泡”可能对未来产生的隐患,并从个人、平台和政府三个主体层面论述了可采取的措施。此外,“过滤泡”与“信息茧房”和“回声室效应”有诸多相似之处,于泽源同学为大家解释了三个概念之间的异同,使同学们对概念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五位同学的分享结束后,李桂华老师对本次读书分享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读书是一种很好的思维锻炼方式,但读书既要能“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既要有所输入,也要有自己思考产出;而读书分享会恰是一种很好的反思、交流,快速扩展知识面的方式。这次同学们能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思考且有所收获,这正是阅读和举行读书分享会的意义;她还鼓励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害怕自己的想法与已有理论不匹配,这可能正是思想创新的机会。

本次读书会营造了浓厚的阅读学习氛围,促进了思维火花的碰撞,同学们基于此产生了一些新的选题和新想法,收获颇丰。


                                                                                             来源:信息资源管理系

                                                                                             撰稿:周雨欣

                                                                                             摄像:周雨欣

                                                                                             审核:李桂华


领导邮箱

书记信箱地址:hanjie@scu.edu.cn

院长信箱地址:xia6677@163.com

提示:请将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用常用邮箱发送。

川大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二维码

川大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 (scu-ggglxy)

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永利集团3044官网欢迎您官方微信公众号